重磅:山東全省開發區2019年底前完成改革,畝產投資強度和納稅標準公布!
8月28日,山東省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工作會議在濟南舉行。在這次會議上,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和省長龔正發表了重要講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山東提出要加大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落實力度,確保在年底前完成試點,山東強調園區要以畝產“論英雄”,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其他工業集中區新建工業項目畝均投資強度一般應分別不低于350萬元、280萬元、220萬元;項目達產后畝均產值一般分別不低于520萬元、400萬元、280萬元;畝均稅收一般分別不低于30萬元、20萬元、15萬元。
01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要加大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落實力度,確保在年底前完成試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舉措,2020年必須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F在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已到了攻堅沖刺階段。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下,中央先后批準我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總書記要求山東在高質量發展上“奮力趟出一條路子來”,做到“四個扎實”,努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持續深化改革開放,扎實推進制度創新,確保各項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劉家義就幾項重點改革任務講了意見。一是全力推動自貿試驗區和上合示范區“兩區”建設高標準開局起步,自覺站在服從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抓好集成式借鑒、首創性改革、差異化探索,建立靈活實用的制度機制,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要加大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落實力度,確保在年底前完成試點。二是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快制度創新、流程再造,盯住最高標準,抓綱帶目推進,形成集成優勢,打造“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辦事流程,帶動整體流程集約化、精準化、平臺化,努力實現“一網通辦”。三是以更大力度推動國企“倒計時”改革,壓實改革責任、改革任務、改革督查,加快“混改”步伐,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優化,落實職業經理人制度,推動改革任務落實。四是以改革精神培厚企業家成長沃土,尊重企業家,激勵企業家,保護企業家,服務企業家,關愛企業家,培養企業家,激發企業家創業創新熱情。企業家要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愛國守法、誠實守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超越自我、爭創一流,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優秀企業家精神。五是在創新型省份建設上走在前列,突出“企業”主體地位,突出“平臺”集聚效應,突出“人才”核心支撐,切實提升區域創新實力。六是鞏固和深化機構改革成果,完善黨政機構職能統籌,提高部門履職能力水平,扎實推進事業單位、綜合執法改革等配套改革,做好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
02山東省長龔正:把改革的評判權放到企業和群眾手中,讓企業來打分!
這次會議,大家普遍感到收獲很大,思想認識更加統一,任務舉措更加明確,緊迫感責任感更加強烈,表示一定大踏步推進改革開放,不辱使命,不負重托。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全力以赴抓貫徹、抓執行、抓推進、抓見效。一要敢于擔當,必須有勇擔使命的硬肩膀、刀刃向內的硬功夫、親力親為的硬本事,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二要壓實責任,每個層級都必須擔當負責,既要做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又要打通改革落地的“神經末梢”。三要統籌推進,著力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集成集效的好局面。四要鼓勵首創,堅持眼睛向下、腳步踩實,尊重群眾實踐,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做到改革為了群眾、依靠群眾、讓群眾受益。五要結果評價,把改革的評判權放到企業和群眾手中,用實效來檢驗、請群眾來評判、讓企業來打分,精準解決問題,推動改革走深走實、落地見效。
03山東園區以畝產“論英雄”:入園項目精準供地
近段時間,化工大省山東為破解能源、土地、環境等要素制約,推進園區和企業高質量發展,陸續出臺衡量單位產出效益的評價措施。
“為了有效破解能源資源、土地空間等傳統生產要素的制約,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倒逼企業主動節能降耗,推動落后產能轉型升級?!鄙綎|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石曉表示,山東省正在建立健全以用地、用水、能耗、污染物排放等單位資源要素產出效益為導向的企業績效評價制度,以及畝均效益企業分類評價制度,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
早在2013年,山東省就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見》,要求有序引導工業項目進區入園,并探索建立經營性建設項目投資和產出標準體系。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其他工業集中區新建工業項目畝均投資強度一般應分別不低于350萬元、280萬元、220萬元;項目達產后畝均產值一般分別不低于520萬元、400萬元、280萬元;畝均稅收一般分別不低于30萬元、20萬元、15萬元。新建工業 項目平均容積率一般不低于1.0,建筑系數一般不得低于40%。
在此政策引導下,各地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較好地實現了園區“土地集約、布局集中、企業集群、產業集聚”的規劃建設原則。在山東最早建立的齊魯化工區,齊魯石化公司開展“零地技改”,在沒有新征用一寸土地的情況下,成功實施了年產80萬噸乙烯、140萬噸重油技術改造等13個重點技改項目,節約土地760畝。位于東明石化產業園的300萬噸重質油綜合利用項目,占用土地1678畝,比原規劃節省土地822畝。
2017年7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強化土地利用動態監管,從建設用地開發強度、土地投資強度、人均用地指標的管控和綜合效益等方面定期開展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評價結果作為評優、擴區、升級的重要依據。
今年5月2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節約集約用地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意見》,進一步要求把好用地項目選址關,嚴格實施精準供地,各地提出單位能耗和排放標準、投資強度、畝均稅收等建設條件,一次性公示,納入土地出讓條件。
按照這一政策,淄博對標國際一流化工園區,加快齊魯化工區等6個化工園區專業化、集約化、智慧化發展,并實行重大項目“標準地”供應政策,實現“拿地即開工”。
滕州市則要求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進區入園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強度不低于280萬元/畝,項目達產后產值不低于400萬元/畝、稅收不低于20萬元/畝。
04山東園區以畝產“論英雄”:2021前,完成 “畝產效益”評價改革!
近幾年,山東各地樹立“以畝產論英雄”“圍墻內增長”的理念,堅持“地根”“銀根”聯動,著力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以節約促轉型、以集約促升級。
擁有9家化工園區的菏澤市提出,提高化工園區準入條件,積極引入投資強度高、稅收貢獻大、帶動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項目,并強化“畝產論英雄”的理念,加大對投資強度、畝均收益的硬約束。
擁有6家化工園區的濟寧市也樹立“畝產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嚴格落實企業退出管理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產出率,同時加大閑置、低效用地和“僵尸企業”清理力度,推動園區“騰籠換鳥”“二次開發”。
在各地試點探索的基礎上,山東省《關于節約集約用地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意見》要求各地加快“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即以縣(市、區)為主體,建立以單位用地稅收、單位能耗銷售收入、單位污染物排放銷售收入、全員勞動生產率等指標為主的企業評價體系,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科學分檔歸類并實行動態管理,實施差別化價格、用地、用能、排放、信貸等政策。
7月19日,山東省工信廳發布關于《關于開展“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包括《“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試點方案》《“畝產效益”評價改革工作實施步驟》等。根據該意見,各地開展“畝產效益”資源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企業分類綜合評價機制,配套實行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政策。到2021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全部縣(市、區)的工業企業“畝產效益”評價改革。
“具體到化工園區來說,就是把單位面積投入強度和產出效率,作為衡量園區產業層次、集約化水平的重要指標,加大園區閑置用地、低效用地的處置力度,對‘僵尸企業’、散亂污企業破產清算一批、兼并重組一批,為先進產能騰出空間?!鄙綎|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05山東園區以畝產“論英雄”:正向激勵反向倒逼
位于勝利油田腹地的石化重鎮東營市墾利區,以“畝產論英雄”為導向,率先試點開展以畝均稅收、畝均銷售收入、工業性投資等為主要指標的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將企業分成A、B、C、D四類,突出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其中,優先發展A類企業,支持發展B類企業,提升發展C類企業,限制發展D類企業,扶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倒逼落后企業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該區還深入推進化工產業“五個一批”工程,強化評級評價結果應用,加快推進化工企業“關停一批、搬遷一批、轉產一批、升級一批、重組一批”,實施化工企業關停并轉,為大項目落地、大企業發展騰出土地、能耗和環境容量等空間。
墾利勝坨化工產業園負責人表示,工業園區不能簡單地“鋪攤子”,規模不大、圈而不建,不講“畝產”的園區,怎么會有發展效益?用地效率不高,進駐的是一些“僵尸企業”、散亂污企業,怎么能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一個被設備陳舊、勞動效率低、污染嚴重的企業占據的園區,怎么能吸引好的項目和企業?
值得關注的是,山東省7月31日印發的《關于深化創新型省份建設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國家級開發區和發展水平較高的省級開發區整合或托管區位相鄰、產業相近、分布零散的產業園區。專家認為,這將對該省開發區格局產生重要影響,經過省政府認定的化工園區也不“保險”,必須在資源集聚、產業協同上做文章。